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SALE|優惠低至5折|立即選購

首購輸入「NEW10」即享 9 折優惠(部分商品除外)

2024 春夏新品上市|立即選購

你的購物車是空的
{{ (item.variation.media ? item.variation.media.alt_translations : item.product.cover_media.alt_translations) | translateModel }} {{ (item.variation.media
                    ? item.variation.media.alt_translations
                    : item.product.cover_media.alt_translations) | translateModel
                }}
{{ 'product.bundled_products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 'product.bundle_group_products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 'product.buyandget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 'product.gift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 'product.addon_products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item.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|translateModel}}
{{ field.nam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  • 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
    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
  • 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
    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
{{item.variation.name}}
{{item.quantity}}x NT$0 {{ item.unit_point }} 點
{{addonItem.product.cover_media.alt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}}
{{ 'product.addon_products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addonItem.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|translateModel}}
{{addonItem.quantity}}x {{ mainConfig.merchantData.base_currency.alternate_symbol + "0" }}

 

 展覽介紹

 

近年來,我們常常是從一張 jpeg 開始認識一幅畫。


複製技術的普及讓繪畫從寫實中解放,人類對繪畫的期待從此改變,在當今影像世界中,我們再也難以自外於大眾文化的景觀。bisut的首檔展覽「a picture of a picture」聚焦於當代繪畫的圖像觀看,呈現五位臺灣藝術家齊簡、鄭帛囪、曾采翎、鍾嘉駿、楊立的繪畫創作。

既然我們沒辦法脫離圖像文化的思維,那麼我們如何從圖像中尋找繪畫的訊息 — 當我們看到一張畫時,它透過畫筆被生產的意義是什麼? 

三個問題&五個關鍵字

展覽題目「a picture of a picture」來自於美國藝術家、詩人 Jesse Murry 1984年的文章《The Three Levels of Content: An Intuitive Approach to Teaching How Paintings Mean》,文中他提及在大學藝術系所指導繪畫的經驗—「繪畫的意義」該怎麼體現?技法訓練之外,一張畫作可能溝通什麼訊息?他於是設計了一系列遊戲,讓學生從以下三個問題展開對繪畫圖像的思考:

 

「這是一個圖像」(This is a picture.)

「這是一個關於___的圖像」(This is a picture of ______.)

「這是一個圖像,它說明著一個內容關於___的圖像」(This is a picture of a picture.)

 

這三個彼此獨立的問題,牽引出觀看的不同層次,並揭示「繪畫」作為人造圖像,如何承載著創作者的表達慾望。在三個問題的引導下,或許,我們可以嘗試透過下述五個關鍵字切入對繪畫創作的理解:

 

# 空間

齊簡此次的作品《後花園》,便是從繪畫在公共關係中的觀看展開,對創作者而言,「畫」是私密的內在領地,然而畫作完成後的「被看」卻也如同創作的先決設定,他者終究會顯現並成為作品的一部分。擺盪在公與私之間的向內探索與對外表演,讓畫布的空間形成了齊簡的提問,當他以台灣傳統市集購入的花布作為繪畫物件覆以大片顏料、並讓戰機以拼貼方式介入平面時,觀者能否判斷哪些是「畫」、哪些是「印」?當畫布空間凌駕於內容成為作品的主體時,一件作品中的訊息,真的能被觀看者接收嗎?又,一張繪畫是否能宣稱其自主性—花布只是花布、顏料只是顏料、小飛機只是小飛機?

 

# 製圖

刻意以黑灰白人物肖像作為其標誌的鍾嘉駿,稱自己的創作是「製圖」的過程。有別於強調自動書寫的創作者,鍾嘉駿畫畫的過程非常理性,他大量使用紙膠佈局,以壓克力顏料建構縝密、充滿符號的畫面,並刻意以平滑的筆觸避開感性訊息,試著在刻意為之的勞動中觸及現代社會的身體經驗。「畫畫」往往被認定為極具個人體感的表達手段,但鍾嘉駿反之以大量的創作框架掌控作品,並讓自己的作品圖像化,藉以表現個體如何被鑲嵌在社會龐大的體制裡,依賴規則而存在,成為繽紛世界下扁平的表面。

 

# 表演

出生於台灣,長時間居住、創作於紐約的曾采翎,透過繪畫探索自身與他人、社會的連結。身為在西方受教育、工作的創作者,身份認同一直是不可迴避的課題,在嘗試多元媒材後,曾采翎回到油畫,一個擁有悠長西方傳統、也最直接連結心手腦的媒材,試圖從中建立自己與世界溝通的語彙。她以鮮豔、對比的色彩作為語言,透過大量螢光黃與紅所交會的光,建構出身為亞裔女性的現實,畫布是舞台,顏料是表演,這些繪畫遊走在肖像與想像之間,成為了藝術家自身在他處的再現。生命有其衝突矛盾,她並不消極應對,而是以繪畫重返當下,在顏料的堆疊中來回凝視,進而描繪出自我存在的面貌。

 

# 行動

對楊立而言,繪畫不僅為表達的手段之一,它同時是創作的命題。秉持這個信念,楊立著手推動「繪畫獨立運動」,主張繪畫應擺脫自身於「藝術」中的附庸地位,回返更自主的討論場域。楊立以繪畫作為思考載體,大量嘗試不同的繪畫方法、題材、風格,其作品中看似明快鬆散的筆法,都是思考後的堆疊與佈局。為避免自己進入機械生產的模式中,他寫生、也畫幻象、更編造故事,此次展出的「大確幸」系列,即是楊立擷取自日常生活中美好片刻的圖像,他以噴槍、平刷等不同技法創作,以視覺召喚感官知覺,對他而言,繪畫是無時無刻的事,畫家的眼睛每一刻都在捕捉、想像並再現世界之於藝術家最真實的樣貌。

 

# 無效

長時間以來,鄭帛囪維持著畫畫的習慣,時常帶著畫袋與便條紙出門,在平日習慣的咖啡廳隨筆畫畫,以極其簡單的裝備隨興所至畫下日常所見與觀察。他的繪畫有如個人的日記速寫,沒有主題,遊走在抽象與具象之間,脈絡自筆觸中長出,透露著存在的境況。他不為創作說明,畫在便條紙上的作品全數命名《無題》,這樣的尺寸與無所指涉,象徵著創作者對藝術無目的性的堅持以及對詮釋空間的開放。他的畫面中偶爾有隨手記下的風景、偶爾有難以辨識的人物,這些人事物自然而然地共構了一個整體,揭示藝術家如何寄望其手足心靈於繪畫的平面中,讓圖像成為純粹的境地,紀錄著覺知發生的片刻。

 

這五個關鍵字,並不企圖定義作品,而是試著作為索引,將五位藝術家的作品置入上述三個問題,提示一種觀看路徑:當我們看到一個圖像時,除了畫面的美感表現,我們是否能從個體的視角與經驗中,想像一個藝術家「如何」走到他們的位置,在抽象、具體、再現、指涉、自我指涉、不具指涉性等種種思維中,做出各自的繪畫選擇?我們能否透過想像這些問題,進而對繪畫產生不同的覺知?

 

此次展覽的五位藝術家創作脈絡、背景關注各自不同,他們唯一的連結僅僅是「繪畫」此一廣泛命題,然而這樣的無相關性,恰恰是此展覽期待的對話空間 — 五個創作者被放在一起,有如圖像在大眾媒體中被隨機推送,在這樣的場域中我們可以如何觀看?我們觀看的是畫作、還是展覽?一張畫象徵著創作者想像與現實的集合,然而它也是圖像,其最終的意義由觀者共同參與完成,此展覽期望觀者看見五位藝術家相異的創作觀點之餘,也對繪畫有更一步的感官探索,而這也許會為繪畫開啟不同的起點。

 

展覽資訊

 

展期 2022/06/11 (六) - 2022/07/31 (日)

時間 12:00 - 20:00 (每週一公休,最後入場時間為19:45)

地點 LIGHTWELL 2F-3F (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20巷6-1號)

票價 NT$150/人

購票方式

 

 導覽資訊

 

 藝術家介紹

齊簡 

1974年生於臺灣臺北,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,現生活與創作於臺北。

齊簡的創作包括繪畫及空間裝置,關注對象涉及展呈作品自身存在的場域,以及觀眾如何身歷藝術機制的運作中。齊簡認為,創作是創作者成為觀者的過程,「做」只為了「看」,「看」本身就是觀看作品時的二元中心,他想把「看」本身的複雜性與創造性具體呈現。齊簡曾於不同國家如台灣、香港、新加坡等舉辦個展,作品曾多次獲獎,包含高雄獎首獎、台北美術獎入選與台新獎提名等;作品為高雄市立美術館與台灣藝術銀行典藏。

鄭帛囪

1982年生於臺北, 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,現生活與工作於臺北。

鄭帛囪的繪畫有如個人生活的隨筆書寫,他時常帶著畫袋與便條紙出門,以極其簡單的裝備隨興所至畫下日常所見與觀察。鄭帛囪的作品尺寸皆小,全數命名「無題」,對他而言,這樣的尺寸與無所命題象徵著創作者對詮釋的開放,以及對藝術無目的性的堅持。其風格游移在抽象與半具像之間,偶爾是隨手記下的風景、偶爾有難以辨識的人物,然而人事物卻像一個整體,揭示著藝術家對生命的想像與探尋。

鍾嘉駿

1992年出生於台灣,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系。

鍾嘉駿的創作形式為平面複合媒材,以黑灰白人物肖像做為標誌性符號。其擅長在畫布空間內活用並集合不同的繪畫風格,透過壓克力、蠟筆與炭筆等繪畫媒材呈現不同空間,並以立體派風格的素描、超現實主義般的符號佈局,以及極簡硬邊的扁平色塊召喚平面性,表現內藏於生命與自我意識中的解離、荒謬與疏離感。2020年入選繪畫組高雄獎。近年在台灣、法國、黎巴嫩等地展出。

曾采翎

1991年生於臺灣臺北,畢業於與紐約視覺藝術學院(學士)與芝加哥藝術學院藝術創作(碩士),現生活與創作於紐約,並在羅德島設計學院教書。

曾采翎擅長透過繪畫捕捉生活關切的事物,並透過創作將個體經驗轉化為敘事性圖像。身為台灣人,在紐約使用西方傳統悠久的油畫顏料作為創作媒介,即是她建構自我身份認同的過程,除了媒材史之於一個台灣當代藝術家的意義外,媒材本身的可疊加特質也體現藝術家在繪畫中面對不確定性的思索—對曾采翎而言,從媒材的選擇到畫面的完成,都是對繪畫的探索與實踐。曾獲獎項包含NYSCA/NYFA Artist Fellowship Finalist (2021)、Shandaken: Paint School Fellowship (2020)、Hopper’s Prize Finalist (2019)、Carrie Ellen Tuttle Fellowship(2018)等。近年在紐約、香港、倫敦等地展出。

楊立

1993出生於台北, 畢業於自法國凡爾賽美術學院,2020年獲得台北美術入選獎。

對楊立而言,繪畫不只是表達自我的方式之一,它同時是創作的目的,秉持此信念,楊立著手推動「繪畫獨立運動」,主張繪畫應擺脫在「藝術」中的附庸地位,進而尋求更獨立自主的討論場域。楊立視繪畫為冒險,大膽嘗試未畫之物、開發新的畫法,避免批量生產的創作方法,他認為,儘管強烈的風格可以讓觀眾對作品留下印象,卻不應成為創作者停留的原因,透過繪畫,他不斷進發,期許前往前人未曾涉足的遠方。

 

 全新上線・VR虛擬實境線上逛

 

 主辦單位

bísút,成立於2022年6月的藝術計畫品牌,名稱取自「美術」(bí-sút)台語發音,在不限定空間發起藝術項目,期望以有機的方式參與藝術生產,透過多元與開放的展演實踐藝術共創。

 

Instagram:@bisut_life
 
 

 

觀展注意事項